游客发表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迷雾剧场怎么了?

发帖时间:2024-06-28 05:06:40

注:本文有轻微剧透

时下的见影爱奇艺是有些流年不利。在竞争对手腾讯视频(《庆余年2》《玫瑰的年迷故事》)和优酷(《墨雨云间》)均有爆款的情形下,爱奇艺的雾剧黄冈市某某商贸厂S+大剧《狐妖小红娘》遭遇罕见的滑铁卢,令业内纷纷怀疑爱奇艺的见影选剧眼光。迷雾剧场适时推出的年迷由张颂文、荣梓杉领衔主演的雾剧《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下文简称《影子少年》)颇有些“救市”的味道。

《看不见影子的见影少年》海报

但略可惜,虽然有张颂文与荣梓杉继高分剧《隐秘的年迷角落》之后的再合作,又有所谓“《狂飙》三人组聚首”的雾剧噱头,《影子少年》表现平平,见影在超点直通大结局时最高热度值甚至未能突破今年迷雾剧场第一部口碑和热度平平的年迷《不可告人》。

迷雾剧场怎么了,雾剧爱奇艺怎么了?我们在剖析《影子少年》的见影同时,也能窥一斑而见全豹。年迷

16集的雾剧《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与12集的《不可告人》直通大结局当晚的最高热度

“迷雾剧场”是悬疑精品短剧这一赛道的开拓者。通过精准定位的剧场化运营、严格的内容品控、标准化要求,以及集中发布同类高质量内容,成功打造一个高品质、类型化的品牌,为长视频平台的会员制度和付费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迷雾剧场之后,腾讯视频如今也有“X剧场”,优酷今年也将此前大而无当的悬疑剧场升级为“白夜剧场”。可以说,迷雾剧场对于推动行业内容形态的黄冈市某某商贸厂多样化发展功不可没。

口碑与热度兼具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打响迷雾剧场的品牌

固然X剧场有《漫长的季节》《繁城之下》等高口碑佳作,白夜剧场的《新生》亦成功打响,但迷雾剧场的品牌影响力还是最大的,既因为迷雾剧场经营的时间最长,也因为迷雾剧场推出的剧目最多。2020年从第一部《十日游戏》到《影子少年》,迷雾剧场已推出16部作品。

《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成绩至今没有超越者,其余剧集大抵属于以下四个类别。第一类,口碑和热度都不错,只是还不到封神级别,比如《尘封十三载》;第二类,有口碑没热度,《平原上的摩西》是迷雾剧场热度最低的剧集;第三类,热度不错、口碑一般,比如《谁是凶手》《回来的女儿》《回响》;第四类,既无热度也无口碑。

在爱奇艺爆款频出的时候,迷雾剧场表现得中规中矩,问题并不显得严重,反正有爆款就能稳住付费会员;一旦爱奇艺的大剧频出问题,X剧场和白夜剧场又来势汹汹,迷雾剧场再无口碑爆款,平台怎么留住会员?

公正地说,《影子少年》并不是一部烂剧,它大抵是迷雾剧场的平均水平。它的身上也典型浓缩了迷雾剧场剧目的普遍问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均有所偏差。

《影子少年》围绕两个少年的“失踪”展开。1993年,少年边杰(荣梓杉 饰)意外失踪;1996年,一个跟边杰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少年小七(荣梓杉 饰),以边杰的身份回家,他很快发现这个重组家庭充满蹊跷,比如父亲金满福(成泰燊 饰)早就发现小七非边杰,却让他扮演边杰……真实的边杰到底去哪了?

边杰与小七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均由荣梓杉饰演

刑警王士涂(张颂文 饰)三年前就介入边杰失踪案的调查,他对失踪案尤为关心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1984年,他5岁的儿子豆豆被人拐走,至今未找回。当时豆豆与边杰正在捉迷藏,人贩子其实是冲着边杰去的,却拐错了豆豆。豆豆去哪了?昔日又是谁想让边杰消失?

刑警王士涂(张颂文 饰),他也是一名失孤的父亲

《影子少年》有一个特别好的故事缘起,这也是此前悬疑短剧鲜少触及的,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拐卖儿童乱象,给许多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至今仍有很多宝贝没有回家。《影子少年》每一集结尾都会出现一些被拐儿童的寻人启事,足见剧方在此议题上的立意。

每一集结尾都有不同的被拐儿童的寻人启事

作为一名80后、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小时候父母反复提醒我们的就是千万要警惕陌生人,因为拐卖及买卖儿童在当时太普遍;笔者儿时的玩伴里,就有两个人是被“卖”来我们村的,差别仅仅是他们是父母“卖”的而非被拐的。

那个年代,拐卖或买卖儿童为何如此猖獗?这是一部悬疑剧可以好好去探究的问题,它可以揭开特定时代的诸多“伤痕”。比如观念的落后,当时很多民众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拐卖/买卖儿童的危害认识不足,家长一边防止孩子被拐,一边对于村人“买”或“送”儿童见怪不怪;又比如彼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足,跨区域协作机制也很不健全,犯罪成本相对较低,难以形成有效震慑;又比如那时候计划生育的严厉惩戒、重男轻女的腐朽观念,驱动了拐卖/买卖儿童的需求……

所以,1980-2000年代背景下的“打拐”是一个太可以深挖的主题了。剧集反复呈现王士涂的“失孤”之痛,确实很悲戚很动人,而小七等人在贼窝里的悲惨境遇,也充分激发观众对于拐卖儿童现象的憎恨……只是,《影子少年》停留于最表层的问题上,它没有去探究乱象的原因,无论是观念的、执法的、制度的,均付之阙如。

这一缺失的存在,就注定《影子少年》无法成为《隐秘的角落》或《沉默的真相》那一类对人性穷追不舍地探究、剖析和鞭挞的经典作品。

这是迷雾剧场剧目的一大疏失:抓到很好的题材,却浅尝辄止。时代背景不应只是一块幕布,它应该是无时不刻在主导着故事的行进。

没有在时代伤痕这一议题上发力,《影子少年》前几集的剧情让一些观众想到《回来的女儿》。对于悬疑剧来说,这种联想是大忌,新鲜感丢失了大半,对观众的吸引力也有所弱化。但是,《影子少年》又无法避免观众不联想——都是回来的“假孩子”,家庭里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最可怕的都是家里的老爹,家里都有一个“疯子”或“傻子”,家庭表面和睦背后暗流涌动……

“可怕”的父亲金满福(成泰燊 饰),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回来的女儿》中王砚辉饰演的李承天

庆幸的是,剧情过半时,《影子少年》以持续的悬疑点套住观众,比如边杰去哪了,边杰是死是活,豆豆又在哪里。庆幸中又有遗憾,《影子少年》悬疑的设置虽然吸引人,但它破解悬疑的方式过于“糊弄”。

郭柯宇饰演的因边杰走失精神失常的妈妈,演技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诚如此前有戏“第一集”说的,《影子少年》“被悬疑、犯罪、杀人等元素包裹的”,是不仅仅基于血缘的亲情,这确是一个有点东野圭吾味道的故事,情感是犯罪的动因,亲情又是赎罪的动因。

作用当然是有的:以情感为驱动的犯罪与救赎故事,涉及道德与伦理的探讨;将焦点放在人物的亲情上,观众或因为角色之间复杂而深刻的情感纽带而动容;最终因亲情而自首的情节设计,也可以传达出一种正面的信息,即在人性的阴暗面之后,仍有爱与希望的力量存在。

如果《影子少年》将反派的动因设置为亲情驱动下的畸形欲望,并将警匪之间的智力博弈做得精彩,情感+悬疑是可以让人信服的;问题在于,《影子少年》是将每一个犯罪的人的赎罪动因都设置得一模一样——亲情,警匪的博弈约等于没有,压根不怎么需要警方破案,反正嫌疑人都会因爱自首……

当悬疑的破解都依赖情感,这就让《影子少年》有悬疑,但无推理,几乎都是各种巧合。同时,过多的情感戏份(没完没了的闪回)冲淡悬疑氛围,让剧集看起来更像悬疑外壳下的苦情剧。

迷雾剧场还是应该回到悬疑的初衷:推理!悬疑剧的核心魅力是逻辑推理和解谜过程,观众期待通过线索搜集、逻辑分析来享受揭秘的乐趣。无论你要表达多么深刻的社会批判、人性观察,还是有多么温情的内核,至少得推理线索环环相扣,逻辑自洽,引人入胜。

16集的《影子少年》不算长,给人的观感却很长。不知道是事先设置了16集的篇幅,所以剪辑不得不填充内容,还是剪辑太想在形式上搞花样,总之,《影子少年》的剪辑无法令人满意,节奏很有问题。

剧集对于非线性剪辑的过度偏爱,让人无法理解。依照正常的时间顺序,一个事件的发生是1-2-3-4,但《影子少年》中大量的桥段的剪辑手法是1-3-2-4。非线性剪辑的适当使用,确有不错的艺术效果,掩盖部分关键信息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保持高度的参与感;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可以使一些关键的信息得到突出,让观众在了解前因后果时产生更深刻的情感共鸣。

尽管如此,《影子少年》非线性剪辑用得过多过滥。重要不重要的信息都突然给你来个1-3-2-4,甚至是1-3-2-5-6-7-4,频繁地打乱时间顺序,导致故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受损,增加冗余情节,更增加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成本,影响了观影体验。

王士涂在幻觉中看到妻子孩子、情感张力十足的桥段,被剪辑得支离破碎

雪上加霜的是,该剧将情感作为核心,大量感情戏的闪回占据大量篇幅,更是让部分集数的有效信息少得可怜。 

各种大段大段的闪回,不局限于黑白镜头

以前悬疑短剧12集为主,16集的《影子少年》完全可以剪辑到10-12集体量,提升节奏,观感会好很多。

诚然,那些高分悬疑短剧质感很高级,不仅故事好看深刻,在叙事结构、视觉风格、音效与配乐等层面也着力颇多,让观众一看就能感受到悬疑的质感来。然而,形式要服务于内容。如今很多悬疑剧出现的不好倾向是,为了营造神秘氛围,在推进主要情节和揭示核心主题上周折过多,关键线索和情节转折过于分散,反而影响整体的叙事节奏和张力。

切记,“故弄玄虚”不会让普通的故事变得深刻;过于复杂的艺术形式或技术手段,如果干扰了故事的流畅性和观赏性,就是对观众体验的伤害。

某种程度上说,《影子少年》暴露出当今迷雾剧场的普遍问题:讲好一个好故事的能力不足。“好故事”起码要逻辑严谨、情节连贯、引人入胜,在此基础上,如果有更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性剖析就是锦上添花;“讲好”一个“好故事”,还应叙事高效紧凑,精炼有力,形式服务于内容。

无论是迷雾剧场还是爱奇艺,肯定都想要做好内容。也许是前两年爆款不少、笑傲群雄,它们有点过于自信或自恋了,过多地追求影像上的“高级”。但其实,何止是精品短剧而是任何剧目,第一要义都是讲一个好故事,任何的叙事艺术,故事都是连接创作者与观众的桥梁。如果无法提供吸引观众的扎实好故事,再高级的形式也可能沦为花架子。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